“随着整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理财业务改革转型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影子银行风险将持续收敛,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9月5日在由《财经》、《财经智库》、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主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如此表示。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

潘光伟表示,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确定延长至2021年末,但过渡期内需要完成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银行理财仍面临着净值型新产品发行困难、存量老产品压降难度大、投研能力不足、资管行业基础性政策存在差异、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等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值此金秋时节,十分高兴能与诸位相聚通州,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财富管理问题。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展现出潜力足、韧性强的鲜明特征。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天,结合论坛主题,我想就银行理财转型发展与大家分享几点意见:

一、平稳过渡,银行理财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我国资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在监管规则持续完善,规范转型纵深推进的情况下,业务风险持续收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打破刚兑”“卖者有责、买者自负”投资理念初步形成,银行理财公司初具规模,理财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呈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行业乱象和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银行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来源于同业的资金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刚性兑付、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释。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62%和31%。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一些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对于中国整治影子银行风险的显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理财业务逐步回归本源。银行理财行业形成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共识,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建设,增加长期限、净值化产品发行,产品形态不断丰富,注重不同资管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和有序合作竞争,整体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1万亿元,近三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规模降至资管新规发布时的28%。

根据中银协和普益标准调研情况来看,首先,净值化转型速度加快。截至今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其次,开放式产品占比逐渐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67%,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再次,期限错配情况有所缓解。按募集金额加权,截至今年6月末,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91天,同比增加约8天。随着产品端平均期限的增长,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端和产品端期限错配情况明显缓解。

三是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银行和理财公司积极主动支持参与抗击疫情,踊跃发行抗疫专项理财产品,投资疫情防控债券,重点支持民生行业、疫情防控单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银行和理财公司注重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努力丰富理财产品供给,汇集引导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产余额约为19.3万亿元,相当于社会融资总规模的7.1%。在支持直接融资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债券1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增加2万亿元,增长16%;投资股票7907亿元,约占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1.5%。


潘光伟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潘光伟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